日前,舟山解放东路与芙蓉洲路路口多了一盏红绿灯,住在定海文化广场附近的小蔡说,这个红绿灯的开通,简直是为她“量身定做”。开通前,过往行人车辆混杂,大家最怕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;开通之后,道路行车也井然有序了,路上也顺畅起来了!
增设红绿灯、增设人行天桥、增设非机动车道……今年,在舟山一系列铁腕治堵措施之下,舟山早晚高峰通行公交线路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5.8公里,与去年同期相比,早晚高峰通行速度提高每小时0.57公里,高于基准值每小时1.34公里,拥堵情况得到有效缓解。而市民的生活也发生了不少变化:行驶非机动车,有了专属通道;斑马线前,司机停车静候行人通过;多年的老堵点,渐渐顺畅起来。
今年以来,舟山交通部门把建设民生交通列为重点工作,积极化解群众出行的难点、堵点、困点和险点,尤其是解决公共交通、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出行问题,从拓展车道、增设红绿灯、增设人行天桥、增设非机动车道、倡导绿色出行等方面实施治堵举措,为群众营造更好的出行环境。
针对百姓呼声强烈的热点难点,舟山交通治堵办多方发力全速推进。“兴普大道与海莲路路口作为连通城北与东港、朱家尖的枢纽,高峰时段车流集中,四个方向小时过车流量最高达5000辆,尤其是北向西右转车道、南向西左转车道和西向北左转车道早晚高峰拥堵情况严重。”舟山相关负责人介绍。为破解该路段的拥堵问题,经协商,相关部门在该路段的东西南北四个出口,分别通过进口增设直行待转区、增设一条左转弯进口车道、增加左转弯待转区长度、压缩车道宽度、调整道路标线、取消西北角交通岛、机非绿化带端头适度调整等举措,搭建出了一个通畅的路口环境。
同时,为解决行人、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杂的问题,舟山市治堵办协调有关部门,在重要路段增设红绿灯、增设人行天桥,行人车辆各走其道,顺畅而行。
此外,舟山还积极破解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出行难题,新增26条城市和公交线路,其中微公交13条;新增76个公交停靠站,其中港湾式停靠站55个,实现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98%以上。(记者 袁梦南 通讯员 江禅)
(新媒体(浙江)编辑:谢宝光 )
声明: 1、凡本网注明“人民交通杂志”/人民交通网,所有自采新闻(含图片),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来源。 2、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电话:010-67683008